不以打工者心态工作

看完周鸿祎的《不以打工者心态工作》的视频后,感慨还是颇深的。
其中有一点印象很深刻,就是做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回报的,付出多少,就会得到多少回报。一件事情,既然做了,就要认真努力的去做,不仅仅满足于做过这件事,还要做好,甚至做到极致。这个视频中的很多的观点又印证了我的所见所闻。很多的时候,就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,一件没有人愿意做的事情,有人接手去做了,而那件事情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。培训经历之于周鸿祎,网络通信之于马化腾等等。

不能以打工者心态去工作。正如周鸿祎所说,很多人抱着打工的心态,给公司打工,公司付钱,不多做一件事情,不在公司多呆一分钟。这种混日子的想法确实很可怕,因为不仅仅对公司不利,更不利于自己长远的发展,如果混了几年,没有成长,对公司而言,会有损失,不过相对于几百几千个人的公司,毕竟有限,但是对于个人而言,浪费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几年,确实非常严重的,甚至致命的。把工作当成一种学习,当成一种成长的机会,把自己的工作做好,不仅有益于公司,那些经历更是自己生命中宝贵的财富。放眼望去,雷军在金山,马化腾在润迅都是如此。
有的人适合创业,有的人适合跟别人合作创业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。有的人可以独立创业跟天赋有关,有的人经过学习可以独立创业,但是有更多的人需要跟别人合作创业,有更多的人或绝大多数人不一定能独立创业,需要加入别人的创业公司,在中间去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。虽然擅长写程序或做产品,但是要把公司做大,最后需要从营销到市场,对用户的理解到对资本的这种接轨,到最后上市资本管理这些东西,如果不能让自己变成全才,加入创业团队加入创业公司通过和别人合作,共同把饼做大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选准一家公司,一个团队,花时间把事情好好做一做。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能随随便便成功。做任何事,如果认真去做一定有回报,可能不是当下,也许是未来的某个时间点。
关于个性。个性是成功人士的专利,如果还没有达到那种地步,个性还是不要为好,它不值钱,反倒成了前进路上的障碍。
以铜为鉴,可正衣冠;以史为鉴,可知兴替;以人为鉴,可明得失。遇到他人给自己的建议,有则改之无则加勉。作为一个员工,在没有相应经验的情况下,不要从行业高度,产业高度或者公司战略层面给领导提建议。因为信息不对称,考虑的角度,出发点不一样,所以做出的判断也会不同。
对自己有规划,1年,3年和5年的规划。给自己定下这些目标,然后想办法去实现。
就像有一个漫画所描述的,有一个人打井,但是打了好多井,都没有水,因为每个井只挖了几米深就放弃了,然后又换个地方重新开始。这个说明,要能在一个地方坚持下去。

Share